時至寒露,歲在深秋,寒露是秋季的第五個節(jié)氣,此時露氣寒冷,萬物漸蕭,天氣由涼轉寒,晝夜溫差增大。
養(yǎng)生應遵循“防燥、保暖、潤肺”三大原則。秋季歸肺經,寒露養(yǎng)生重潤肺。宜食甘潤之品,可食用雪梨、銀耳、百合、芝麻等食材,用杏仁、蜂蜜、南瓜等燉制羹湯,喝一些由桂花、枸杞、菊花等泡制的花草茶,可生津潤燥。
寒露時節(jié)講究“早臥早起,避寒就溫”。每天保證7-8小時充足睡眠,注意足部和腰部保暖。此時寒氣漸生,應穿著保暖透氣的衣物,尤其要注意腳部保暖,俗話說“寒露腳不露”。
中醫(yī)認為肺主宣發(fā),肺潤則氣順。寒露時節(jié),可通過散步、太極、深呼吸等運動鍛煉肺功能,保持心情舒暢。還可食用具有潤肺生津作用的蓮子、山藥等食材,有效緩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咽燥。
秋高寒露至,旭日猶融融。寒露輕降,愿您安康無恙,溫暖常伴,幸福綿長。
一句話概括:寒露至,秋意濃,涼燥漸起。宜潤肺防燥、保暖胃足,早睡早起避寒邪,飲食宜溫潤,可食芝麻、山藥、梨子以養(yǎng)陰津,順應自然斂精氣,為冬季做好準備。
來源:大眾新聞·大眾日報
編輯:劉曉哲 劉德增 張永超
一審:賈春毅
二審:孫瑞永
三審:管延會